【橙新聞】香港海關今日(28日)公佈偵破三宗美容儀器侵權案,在荔枝角、旺角及尖沙咀三區同步突擊搜查,檢獲3部懷疑冒牌美容瘦身儀器,市值約18萬港元。據海關新聞稿顯示,被捕四人全為女性(27至56歲),包括兩名美容院店主及兩名職員,涉嫌違反《商品說明條例》第9條「為商業目的管有冒牌物品」罪名,現正保釋候查。
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高級監督李立華強調:「涉案儀器外包裝盜用意大利品牌『DEESS』及韓國『Ubody』鐳射防偽標,但內部零件經品牌代理商鑑定全屬山寨組裝。」
儀器安全成疑
消息人士向本網透露,涉案儀器聲稱具「射頻溶脂」功能,售價僅正品三成(正牌每部逾20萬元)。翻查衛生署紀錄,該型號未取得醫療儀器認證,業內人士透露此類機器功率若超出安全標準2.5倍,可導致皮膚灼傷。2019年銅鑼灣曾有美容院使用山寨儀器,造成消費者二級燙傷被判賠償38萬元(案件編號:DCPI 2190/2020)。
採購黑幕浮現
海關偵查發現,涉案美容院透過Instagram專頁「美業設備速遞」購入儀器,賣家聲稱是「平行進口貨」並提供虛假產地證明。商標特遣隊指揮官張兆偉警告:「犯罪集團常以『海關扣押品清倉』等話術詐騙,業界應直接聯絡品牌官網查證供應商資格。」值得關注的是,本案職員被捕反映執法範圍擴至操作層面,較往年只追究店主更具阻嚇力。
消費者自保指引
海關提醒市民接受高能量療程前須注意:
- 要求職員展示儀器原廠保養書
- 核對機身序號與官網紀錄
- 拒用貼有雙重標籤遮蓋的設備
消委會數據顯示,2023年涉及美容儀器事故投訴按年增33%,其中六成與水貨或冒牌設備有關。(舉報熱線:2545 6182)